8月13日,陕西国杰院士专家服务中心、陕西省企业科协联合会副主任秦奋,陕西环马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鹏飞,陕西智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焦睿超,北京宝利投资西安营业部负责人韩伟一行来访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围绕能源化工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开展座谈交流。学院副院长李振教授、熊善新教授、团队教师及研究生代表参加交流活动,座谈会由李振主持。
李振对各位企业家的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与科研优势,强调学院在矿物加工、煤炭清洁转化、煤基新材料等领域已形成鲜明特色。他重点阐述了学院三大核心研究方向,一是煤炭提质分离与定向转化技术,聚焦西部富油煤资源的高效利用;二是煤矸石规模化综合利用与资源化技术,探索固废减量化、高值化路径;三是储能材料与技术研发,覆盖新型储能器件与系统集成。
熊善新介绍了团队在新能源与储能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团队在高性能煤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煤基复合储能材料、固废基地聚合物材料、固废基地质生态修复材料等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表示团队愿针对企业具体需求开展定制化研究,推动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
秦奋详细介绍了陕西国杰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及陕西省企业科协联合会的资源优势,强调中心和联合会作为链接高校与企业的桥梁,可为校企合作提供高端智力支持、技术对接、成果转化等全链条服务,将全力支持校企在多领域的合作对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高校技术落地和企业技术瓶颈突破。
企业家代表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及科研需求。马鹏飞提出企业在生产中面临煤矸石消化、煤渣处理、废气废水净化、煤焦油精深加工等难题,希望与学院合作提升三废控制技术,并探索碳纤维等煤基新材料的产业化路径。焦睿超聚焦煤矸石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期待与学院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固废利用率,降低修复成本。韩伟表示作为投资机构将持续关注能源领域的创新项目,希望依托学院与相关企业发掘优质产学研合作项目,推动资本与技术深度融合。
与会各方围绕如何提升产品附加值、加速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突破产业创新瓶颈等议题深入探讨,一致认为应建立“学院组建专项研发团队、企业提供场景与资金支持、中心/联合会协调资源进行技术指导”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形成“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平台赋能”的协同创新模式,共同助力能源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此次交流会实现了企业技术需求与学院科研优势的精准对接,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各方将以此次交流活动为契机,加快推进合作细节洽谈,实现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