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化学与化工学院矿物加工工程系党支部教师暨中国煤炭学会资源绿色分质加工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成员带领2024级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生在陕西自然博物馆开展了“科普教育强化认知,践行矿加初心使命”特色主题党日活动2024级全体本科生、矿物加工工程系党支部在校教师参加活动,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负责人杜美利教授受邀参加。
陕西自然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陈列有岩石鼻祖紫苏斜长麻粒岩等矿物标本、油气开采模型,通过声、光、电、影等展示手段帮助观众直观了解宇宙的诞生,地球的形成,以及大陆漂移、冰川、地震、火山等地质运动现象。师生共同参观了地质万象、古生物长廊、神奇秦岭、煤海之光、生命之光等展厅,了解了陕西地理地貌和矿产资源,领略了自然万象,拓展了知识视野,强化了专业认知。


在煤海之光展厅,杜美利教授饶有兴致地从形成赋存、煤炭种类、煤质特征、煤炭开发与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向广大师生详细介绍了煤炭的前世今生与发展价值,引导同学们全面了解了专业加工对象,深入认知了煤炭利用价值,深刻认识了专业发展前景。通过对现代煤炭工业的发展水平和创新成果的学习与了解,对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的重要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必要性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技术创新意识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了专业自信。

通过此次活动,拓宽了学生视野,弘扬了科学精神,普及了科学知识;提高了专业认知,提升了专业服务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矿业报国情怀;促进了师生交流,增强了专业凝聚力。矿物加工工程系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OBE教育理念,加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同时充分发挥“资源绿色分质加工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的优势,加强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更多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